
央行最新数据显示,2024年三季度信用卡逾期金额达到980亿,创历史新高。与此同时,银行分期业务手续费收入同比增长25%,达到800亿。这两个数字放一起看特别讽刺:一边还不上钱,一边还在疯狂分期。更可怕的是,90%的分期用户不知道自己真实利率是多少。银行告诉你每月手续费0.6%,听起来很低,实际年化利率超过13%,比房贷利率高出一倍多。
这个0.6%的障眼法,是银行玩得最溜的文字游戏。你刷12000块买个手机,分12期,每月手续费72块。简单一算,72乘以12个月,利息864块,好像不高。但这是在你每个月都在还本金的前提下算的。第一个月欠12000,最后一个月只剩1000块,利息还是按12000算。真实的年化利率要用IRR公式算,结果是13.8%。银行不会告诉你这个数,因为太高,说出来就没人分期了。
更阴的是"提前还款陷阱"。银行宣传说支持提前还款,但细则里藏着霸王条款。某股份制银行规定,分期后提前还款,手续费照收不误。你分12期,还了6期后有钱想一次还清,不好意思,后6期的432块手续费照扣。这等于你借了半年钱,付了一年利息。这种条款,写在合同第15页最下面,字号小得要用放大镜看。等你发现,钱已经扣了,投诉无门。
还有"自动分期"这个功能,简直是收割机。很多银行默认开通,只要单笔消费超过一定金额,比如500块,就自动给你分期。你刷520块吃顿饭,下个月账单莫名多出3块手续费。很多人不注意看账单,这种小额分期积少成多,一年下来多付几百块利息。银行靠这种润物细无声的方式,每年多赚几十亿。你以为自己在正常消费,实际上每笔钱都在给银行打工。
最受害的是刚工作的年轻人。他们收入不高,又想过品质生活,分期成了首选。新款手机、网红包、高端护肤品,通通刷信用卡分12期。一年下来,工资三分之一还了利息。更惨的是,很多人同时分好几笔,账单日一到就傻眼,只能再分期还款,利滚利滚成债务雪球。去年一个热搜,25岁女孩信用卡欠30万,全是分期滚出来的。月收入8000,每月利息就要3000,最后只能父母卖房还债。
银行为什么敢这么明目张胆?因为监管缺位。分期利率不用标年化,只标月手续费,这本身就违反《消费者权益保护法》的知情权规定。但银行抱团取暖,整个行业都这样,监管也懒得管。再说,信用卡分期是银行中间业务的香饽饽,躺着赚钱,谁愿意断自己财路?最后苦了的,只有消费者。
怎么避坑?第一,非必要不分期,分期前用IRR计算器算真实利率。第二,看清提前还款条款,有霸王条款的银行直接拉黑。第三,关闭自动分期功能,所有消费都选全额还款。第四,也是最重要的,量入为出,别被消费主义绑架。买不起的东西别买,攒够钱再说。信用卡本质是短期借贷工具,不是让你透支未来的魔法棒。
银行靠分期赚得盆满钵满,背后是无数家庭的债务泥潭。当980亿逾期金额压顶,当年轻人被利息拖垮,这个社会迟早要付出代价。现在不整治,等危机爆发就晚了。对消费者来说,记住一句话:免费的午餐最贵,分期的便利最坑。看着每月几十块手续费不多,加起来就是高利贷。
金港赢配资-配资网之家-配资买股票-配资平台大全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